在围棋领域AlphaGo战胜人类顶尖选手李世石之后,谷歌的人工智能并没有停下脚步,而是朝着更多的方向发展和进化了。前几日美国谷歌公司用言情小说来“教会”其人工智能系统更好地体会人类如何交流,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会话能力并培养其人格特点,谷歌的AI在尝试着进行诗句创作,是不是让你感到有些震惊呢?但是,在谷歌人工智能的宏伟版图里,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,未来他们还将在音乐、绘画以及视频创作领域发力,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成熟,艺术家们是不是要颤抖了呢?
谷歌新项目助力 测试AI是否具备创造力
在上周举行的Moogfest音乐和科技节上,谷歌人工智能部门Google Brain的研究人员道格拉斯·艾克(Douglas Eck)宣布,该公司将启动一个新的项目,希望借此搞清楚电脑究竟能否具备真正的创造力。这个名为Magenta的项目将于今年6月初公开发布,但Moogfest的参与者已经得以提前了解一些相关信息。
Magenta将使用谷歌开发的TensorFlow机器学习引擎(该引擎已于2015年底开源),从而判断人工智能系统能否通过训练制作原创音乐、绘画或视频。这个任务并不简单,因为即使是当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,也难以模仿画家和艺术家的风格,更不用说让它们自行创作了。艾克承认,人工智能系统还远未具备长篇叙事能力。
大量数据训练AI 尝试进行创作
谷歌方面的人表示,Magenta的灵感来自Google Brain的其他项目,例如Google DeepDream,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图像数据库训练人工智能系统“填补图画中的空缺”,试图找到一些未必由这张图画本身呈现出来的绘画结构。该系统最终创作出了一些幻觉图片,在常规图片中加入了摩天大楼、眼球和日常用品。而在Magenta系统中,艾克和他的团队则希望了解,能否通过足够的数据训练让机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音乐。艾克表示,在解决音乐问题后,他们还将尝试创作图像和视频。
AI画作成功拍卖 或将震动艺术界
Google于今年三月份在旧金山举办了一场艺术展和拍卖会,展出了一些由电脑创作、人类提供部分指导的绘画作品,画面包括迷幻海景、梵高(van Gogh)风格的森林以及奇幻的城堡风景和狗狗图像等。专业拍卖员将其中六幅最大的作品拍出了高达8000美元的价格。在人类的帮助下,计算机使用了神经网络技术创作了29件作品,并在上周五的展览中展出。这种算法最初是为了帮助识别照片里的物体。但出于艺术创作的目的, 工程师完全改变了这种算法:他们向计算机算法中输入任意形状的图像,随后算法就会报告这些图像像什么物体,比如狗、面孔或者树木等。
编辑点评:虽然谷歌人工智能系统短期内不太可能取代顶尖艺术家,但小编认为,电脑生成的音乐短期内有可能应用于某些特定领域。例如,如果有人用可穿戴设备追踪自己的心跳,并向智能手机发送了表明此人感到紧张的信号,那么人工智能系统便可创作柔和的音乐帮助其舒缓压力。人工智能创作的音乐、绘画等或许将现在实用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,等到人工智能真正臻于成熟的时候,它们创作出的音乐、绘画以及视频作品可能真的会让艺术家们感到战栗吧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